如何不生氣的10個好習慣,從今天開始擺脫煩躁、壓力、易怒的自己
所有的人可以分成下列兩種。一種是生氣的人。另一種是不生氣的人。如何擺脫容易生氣的大腦?如何安撫容易生氣的人?跳脫單純的正向療法、或情緒安撫技術,茂木健一郎帶領我們透過腦科學拆解「怒氣」的結構。讓科學幫我們透過身、心同步導流怒氣。腦部發出警訊後,就能立刻採取行動,而不是徒然被情緒擺布。
就算生氣也不會有好事其實好好想想就能理解的事情,一旦生起氣來,就連那麼重要的事情也會忘記。生氣會剝奪自身的冷靜,人一旦煩躁生氣就會失去冷靜,平時絕對不會犯的錯誤也有可能發生。當憤怒平息下來回歸冷靜,才發現「糟糕,怎麼做出這樣的事情……」而臉色鐵青。甚至還因此斷送自己的人生……。因為隱藏著這樣的危險性,所以最好還是不要生氣。
如果要舉例不生氣的人有什麼好處,那就是人際關係會變得圓滿。如果還要再舉一個,那就是讓腦活性化。不生氣的人能充分活用腦的機能。不僅能獲得工作的成果,讀書成績也會進步。作者將介紹大家如何藉由將腦改變成「不生氣的腦」,來提昇工作和讀書成效的方法。
從今天開始不生氣的10個好習慣其實他沒那麼壞什麼都不想,也很好說說話跳出舒適圈不欠人情債練習一心多用討厭的事情不要用討厭的方式說早起一點換位思考祝福成功的人當然,權益受損的時候、自尊受損的時候,我們必須透過外顯的憤怒來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只是,如何把「憤怒」控制得剛剛好、表達得剛剛好?
好的發怒方式,反而能幫上忙「不生氣」不完全就是好的,而是我們的大腦能不能在自我訓練下,很快地判斷要排解怒氣,或者是透過表達怒氣來保護自己。只是要如何表達怒氣?如何讓對方知道「我生氣了」「請你不要這樣做」,卻又不失態、不尷尬,同時能夠推進工作、甚至增進人際關係?
透過說話方式(失敗的例子要擺在後面)或是肢體動作(該離開現場的時候要離開現場)即時轉換(把生氣的事用輕鬆的方式說出來)來協助你更好掌握「好的發怒方式」。如何面對生氣的長官?如何對應怒火沖天的客戶?也同樣可以透過腦科學的理論與肢體、言語的對應方式(比如說,放慢說話速度,為什麼能夠緩和對方情緒?)來調節現場的氣氛。知道憤怒是什麼、掌握憤怒的作用、著手拆解自己、或他人身上名為「憤怒」的炸彈。如此一來,不但能夠保護自己不受到情緒上的傷害,也能擁有加速前進的動能,打造更好的人際關係、個人評價也能因此提升。
快生氣時,立刻見效的10個處理方法做個數學題吧先笑一下去買杯咖啡拍拍自己吃會讓我們快樂有話,換個方式說表達憤怒用「有趣」的方法先走開有些話,不要自己說比較好別做出無法收拾的事來源:好優文化 《腦科學專家教你 管理憤怒的技術》 作者/茂木健一郎
繼續閱讀「人生,太計較會累,想太多會煩,看太重會苦!」讓你停止心頭小劇場的26條淡然金句By Yoyo Su繼續閱讀釋放憤怒情緒的10種方法(但不忽視憤怒)Anger is information.
By Patia Braithwaite和Sabrina Lee繼續閱讀「MBTI」測試16型人格全指南:發掘自己的思考傾向、充電模式MBTI是什麼?為什麼是INTJ、ENFP?深度解析MBTI測試16型人格四向度、英文字指標意義,以及16型人格傾向與代表名人,正確使用工具理解自我思維與行為。
By Yoyo Su繼續閱讀心理師:拖延是身體對壓力的自然反應!那還有(要)救(改)嗎?你深陷拖延困境無法自拔?你曾經因為自己低落的生活或是工作效率而有羞恥感嗎?拖延治療師教你如何擺脫無止境的拖延。
By Anna Borges和Yvonne Wang繼續閱讀我一整天都很累(但我不知道為什麼),直到一位心理學家告訴我這一點關於想太多、過度憂慮和過度思考如何消耗精力並導致身體疲勞
By Ana Morales和Chara Yu繼續閱讀壓力大到月經晚來或不來?專家容忍最長不要超過多久?壓力會讓讓皮質醇分泌增加,過高的皮質醇會阻擋子宮內膜剝落,月經就不來了。
By Julia Ries和Yvonne Wang繼續閱讀心理師希望你停止做的6件日常小事:看似不重要,但會害你的心生病你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些行為正悄悄地奪走你生活中的自在與快樂
By Erica Sl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