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公墓”之谜:无一颗恐龙蛋 或集体死于砒霜中毒
“恐龙公墓”之谜:无一颗恐龙蛋 或集体死于砒霜中毒
中国新闻(原创)来源:央视网 2017年05月26日 16:32
A-A+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微信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在四川自贡有一个恐龙公墓,这里的恐龙化石非常多,依托它建成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但奇怪的是,这里没有恐龙蛋化石。这个数量庞大的恐龙化石群是如何形成的?恐龙群体中常见的恐龙蛋化石去了哪里?这些问题都让学者们非常困惑。
发现“恐龙公墓”
恐龙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依次经历过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主要栖息在湖岸平原上的森林或开阔地带。专家介绍,侏罗纪中期本来是恐龙最繁盛的时期,但偏偏这个时期的恐龙化石出土非常少。在大山铺恐龙群发现之前,早、中侏罗纪的恐龙化石仅零星见于北非、东亚、西欧和澳大利亚,以致在恐龙进化系列上不能很好地衔接,存在“盲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恐龙化石,基本上全是侏罗纪中期的,化石密集保存完整,因此成为20世纪80年代全球恐龙化石发现的突破性进展。
出土的恐龙化石
然而,让专家们倍感困惑的是,在化石如此密集的恐龙公墓里,竟然连一只恐龙蛋化石都没有发现。而在其他已经发现的白垩纪晚期地层,也就是恐龙灭绝前的地层里,却有很多恐龙蛋化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专家介绍说,可能是因为通常所说的坏蛋,也就时没有孵化的恐龙蛋才能形成恐龙蛋化石。而在侏罗纪时期的恐龙蛋可能绝大多数都是已经孵化了,孵化了以后只剩下破碎的蛋壳,所以就不太容易形成蛋化石。
中国第一个专业性的恐龙博物馆
除了四川自贡大山铺以外,世界其它地方也有不同规模的恐龙公墓。它们的形成原因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群恐龙遭遇到突发的自然灾难后死亡,尸体在原地被迅速掩埋,从而形成了恐龙公墓;另一种则是恐龙在别的地方死亡之后,尸体因为种种原因聚集到同一个地方,形成恐龙公墓。大山铺的恐龙公墓,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专家也有一些推测。
专家介绍,他们在自贡恐龙化石中发现了一种含量很高的元素,那就是砷。砷的氧化物是众所周知的毒药——砒霜。难道这些恐龙是被毒死的吗?
恐龙化石
大批恐龙中毒而死,尸体被原地埋藏,这是对恐龙公墓形成原因的一种猜测。不过相比之下,另外一种看法得到了更多专家的认可。这种看法认为,在距今一亿六千万年前,整个自贡是平原地区,比较适合恐龙活动。而大山铺则是河流入湖的三角洲地带,每当季节性洪水爆发的时候,许多恐龙的尸体会被冲到这里。这时候水流速度变慢,一些尸体就混着泥沙堆积下来。过了成百上千年,当另一次洪水到来时,又有新的恐龙尸体堆积在上面。就这样慢慢累积起来,形成了层层叠叠的化石。
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