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听懂——关于髋部的所有术语
这就是老师上课会用到的口令
【屈髋】【伸髋】【开髋】【收髋】【髋外旋】【髋内旋】
瑜伽口令:提耻骨、卷尾骨 到底是什么意思?
“提耻骨”(耻骨向上)“卷尾骨”(尾骨向下)这两个口令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的老师说是对的,有的老师说不对呢?它们两者的是一样的吗?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
首先,练瑜伽,我们需要知道一个观点,那就是动作本身没有对错,没有错误的动作,只有用错动作的人。所以,卷尾骨、提耻骨,这两个动作本身来说,是没有对与错的。
其次,卷尾骨和提耻骨是看似相似,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动作,两者主要有以下几个区别:
①大脑意识神经关注控制的位置不一样,发力点不一样
练瑜伽,我们都知道,意识关注身体的部位不同,练习效果会不同,提耻骨,大众的意识会更多的集中在耻骨上,发力点作用力会更多的集中在耻骨上而卷尾骨,意识会更多的集中在尾骨上,发力点作用力也会更多的集中在尾骨上。
②激活的部位和产生的效果不一样
由于耻骨上方更多的是连接腹部核心肌群(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腹直肌),所以,提耻骨,会更多的收缩激活腹部肌群。尤其是核心练习中,很多伽人老师会更多使用到“提耻骨”的口令的原因之一。
由于成人的尾骶骨是融合在一起的,大部分与腰背部肌群相连,下方尾骨连接着盆底肌群相对较小。所以,卷尾骨向前,会更多拉伸下腰背部肌群,激活收缩盆底肌以及腹部的感觉会比较微弱。练瑜伽,动作不值钱,细节最重要。
“提耻骨”和“卷尾骨”这两个看似相同的动作,练习的结果却完全不同。所以就算动作看起来一样,发力点不同,意识关注的点不同,练习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开髋益处
1.促进骨盆区域的血液循环,能够滋养内脏器官,改善痛经。
2.使髋部周围的肌肉得到舒展,避免肌肉紧张引起的腰痛。
3.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
开髋误区
开髋的拉伸是伸展,不是“拉松”。开髋时保持髋部区域的肌肉是主动发力的,能够做到有控制地伸展,而不是被动地硬拉硬踩,这样肌肉才不会被拉伤。在保持灵活的基础上,髋关节才能不失去稳定性。
恒瑜伽(奥城店)
天津南开区时代奥城C4写字楼5楼
022-5838793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