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 翡翠抛光的全过程!从丑小鸭变白天鹅!
对于价值不菲的翡翠珠宝来说,如何能锦上添花,绝对离不开抛光师的技术。一个优秀的抛光师,敬业、专注、执着、细心。他们默默地诠释着匠心的内涵。
一件玉雕作品,无论素件,还是雕件,半成品到作品,起货高不高,能获得怎样的最后效果?关键在于抛光!
一件好作品,倾注着玉雕师的匠心独运。然而,术业有专攻。能否忠实于玉雕师的创作意图、细节表现,作品最后呈现的光感效果,却是雕刻师远远无法掌控的。
抛光工序繁复漫长,过油石、上绿丝、上铁钉、上砂纸、上毛刷、清洗、上蜡每一道工序都需细细斟酌……
第一步:上膏,将雕好翡翠表面涂上一层膏状抛光粉,绿色为氧化铬橙红色为氧化铈。
第二步:推磨,用二千目砂轮磨表面。
第三步:重复前两步,一般要重复二次。
第四步:上毛刷,将钻石粉涂翡翠表面然后用硬毛刷来抛。
第五步:细工,开始对大工具抛不到小地方来抛磨。用竹子,沾钻石粉,大一点用竹筷子,小地方就要用到牙签了。
第六步:精抛,将翡翠涂上钻石粉后用硬皮来抛磨,国内大多用牛皮,缅甸大多用象皮。
翡翠这就抛好光了,不过还要有几道收尾工作要做。
第七步:清洗,目将抛光好翡翠上面残留抛光粉清洗干净。主要用超声波机来清洗,清洗不到地方再用酒精来擦。
第八步:上腊,对翡翠成品表面一种保护。
将蜡融进混有水和醋的锅里,加的水和蜡的比例多少就是属于行业机密了!
待蜡化开后倒入翡翠。火候的不宜过大,文火慢炖。需要人在一旁照看。煮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捞出,擦拭干净后吹干。一件精美翡翠就这样与大家见面了。
在途中任何一步做不到位,都会导致翡翠最后效果不好,所以一位专业的抛光师最后的操作。是决定这件翡翠成败的关键点。
翡翠“瑕疵”知多少?
翡翠制成品可能存在这些现象:裂纹、裂绺、杂筋、石纹、石花、杂色、脏点、翠性等等。具体介绍如下:
A、裂纹:原石在搬运过程中受到摔跌,片料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撞击、成品不小心摔地上而发生的断裂。裂纹一般是后天(次生)造成,以外裂横纹居多,肉眼可见、中间没有填充物,指甲可刮及,有些很严重,有些很轻微。
B、裂绺:翡翠在长期复杂的地质环境形成过程中因为外应力的作用而发生的断裂。裂绺一般是先天(原生)造成,以内裂纵纹居多,肉眼可见,中间有带色(杂质)填充物,指甲一般不可刮及,有严重的也有轻微的。
C、杂筋:存在地子里,感觉象树根、筋渣状的杂色物,是翡翠在长期复杂的地质环境形成过程中参杂进去的杂质。杂筋是先天(原生)造成,肉眼可见,不是裂纹,有严重的也有轻微的。
D、石纹:翡翠在长期复杂的地质环境形成过程中因为外力的挤压而发生的局部错位,其显著特征是翡翠地子里错位处相邻部分的结构不均匀,看起来象裂纹状。石纹是先天(原生)造成,肉眼可见,不是裂纹,中间一般没有带色(杂质)填充物,有明显的也有隐秘的,常见的冰纹就是石纹的其中一种。
E、石花:翡翠中常有的比地子的透明度稍差的呈团状物,比较干巴块状的叫“石脑”,比较散碎的叫“芦花”,状似棉絮的叫“棉花”,细碎漂泊的叫“雪花”。
F、杂色:翡翠多少都具有颜色,颜色有大片的也有小点的。小面积或点状的绿色、红色、黄色,它们的存在可以使整个翡翠首饰更漂亮更有特点,称为俏色;小面积或点状的黑色、褐色、灰色等,它们的存在可以使整个翡翠首饰更难看更低档,称为杂色;点状的黑色、褐色、灰色等也叫脏点。
G、翠性:翡翠是多晶体交织结构,晶面在光线的照射下会看到片状闪光,行内称为“苍蝇翅”或者“沙星”,这是翡翠的重要特征。结构粗的翡翠(如豆种)翠性更明显,结构细腻的翡翠(如玻璃种)的翠性不明显。
不同的人对与瑕疵的理解不同,有人认为裂纹才算瑕疵,有人认为石花杂色也算瑕疵,也有人认为翠性(沙星)都算瑕疵。翡翠行业内基本认同裂纹、裂绺才算瑕疵。比较中肯的观点是:裂纹、裂绺一定算瑕疵;翠性(沙星)一定不算瑕疵;杂筋、石纹、石花、杂色、脏点等如果程度较深足以影响原件的美观就算瑕疵,如果程度较浅对原件的美观没有明显的影响就不算瑕疵。
在此请大家注意,瑕疵的存在多少会影响翡翠的价值,而影响的程度深浅的顺序一般是:裂纹、裂绺、杂筋、石纹、石花、杂色、脏点,比如带严重明显裂纹的手镯几乎当成废品,带轻微的石花杂色的手镯对价值的影响有限。另外影响程度还与某种瑕疵本身的严重程度有关,比如说,相同种色的手镯,一只有非常难看的杂色,另一只具有轻微的裂绺,那么带裂绺价值可能比带杂色的要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